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所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出现右心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的一类疾病。根据起病缓急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临床上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多见。本病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发展缓慢,多数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脏疾病,尤其是慢阻肺。
肺源性心脏病
概述:
临床表现:
对症用药建议:
1、控制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是引起本病的常见原因,因此应该积极控制感染,酌情选择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及头孢类抗生素。
2、控制呼吸衰竭: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改善通气功能,按具体情况给予上氧、止咳化痰、扩张支气管的护理。
3、控制心力衰竭:控制饮水量,适当使用利尿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
风湿性心脏病病因风湿性心脏病是过去常见的感染后,造成的免疫性的心脏病,主要是链球菌感染,感染以后机体,对链球菌造成了抗体,这种抗体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对心脏瓣膜产生了损伤。所以心脏的瓣膜,瓣膜有四个:主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风湿性心脏病对瓣膜的损伤,主要损伤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瓣膜原来是很光滑的,开关还有闭合都很严丝合缝的。如果有炎症,就是感染后,抗原抗体反应造成的炎症,使这瓣膜发生了炎症反应,开始有水肿,后来粘连,造成了瓣膜开放开不开,闭合闭不全,所以造成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到后期表现为心衰的症状,心衰症状就是呼吸困难、腿肿、不能平卧,体力活动、劳力性呼吸困难等等这些症状。
01:31 -
风湿性心脏病病历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类由于患者链球菌感染,而产生的免疫反应,累及到心脏瓣膜而产生的一类心脏病,我们知道心脏里面的瓣膜有四个,我们看这样一个心脏模型,心脏里面的瓣膜有二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和三尖瓣,那么我们的心脏的瓣膜,风湿性活动的时候,最主要攻击我们的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这个时候我们往往表现为我们瓣膜的狭窄或者是关闭不全,我们瓣膜是很薄的,我们称为薄如蝉翼一样的,非常的菲薄,但是它闭合起来严丝合缝,保证我们心脏的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它只能单向开闭,而当我们有风湿活动,攻击到我们瓣膜的时候,会让我们的瓣膜,产生粘连、增厚、钙化,会表现为狭窄,同时关闭不那么严,这个时候我们就是称之为风湿性心脏病。
01:27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组织,肺血管或者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从而使用使右心室扩张和肥厚,伴或不伴有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称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引发此病最常见的病因即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占80%到90%。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肺血管减少及缺氧,导致肺动脉痉挛,血管重塑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发生右心功能不全,引起肺源性心脏病。语音时长 0:53”
-
肺源性心脏病如何肺源性心脏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按其功能的代偿期与失代偿期分为两期。一、心肺功能代偿期,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慢性咳嗽、咳痰、气急、活动后可感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体检可有明显的肺气肿征。二、心肺功能失代偿期,主要以呼吸衰竭为主,有或无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以右心衰竭为主,也可出现心律失常。语音时长 01:04”
-
什么是肺源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也称之为肺心病,是肺部疾病长期治疗不彻底,引起心脏也出现问题。多出现在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的患者。由于肺部疾病导致肺组织、血管出现问题,最终出现肺动脉高压,影响右心室射血,进一步发展也可能出现心衰的表现。
-
肺源性心脏病怎么回事肺源性心脏病指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肺病,本病的发生与支气管肺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等有关。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及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活动后症状加重,可伴有肺性脑病,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者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以及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时右心室扩张肥厚伴或者不伴有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左心病变引起的一些疾病。该疾病主要就是按原发病不同分为三类:支气管肺部疾病。其中以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
-
重症肺源性心脏病重症肺源性心脏病因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长期慢性病变致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衰竭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呼吸极度困难,口唇发钳,不能平卧,痰液黏稠,心音弱,腹部膨隆,下肢肿胀,重者出现昏迷,死亡率较高。临床表现:1.呼吸困难和紫绀;2.精神和神经症状:精神错乱、狂躁、昏迷、抽搐等;3.血液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