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的血一般是指排的血。排的血是浓稠糊状血考虑是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肛裂、直肠息肉、直肠癌等原因所致,具体原因要到医院详细检查,然后通过药物、手术等方式治疗。
1、溃疡性结肠炎:
此病是因为患者长时间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引起,受溃疡面影响,会使结肠黏膜受损,出现排血便、大便时腹痛等症状。需要遵从医嘱服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美洛昔康胶囊等药物治疗,不能与其他药物同服,会影响药物效果。
2、直肠炎:
多数患者是因为病菌感染引起,受炎症刺激,容易使直肠黏膜受损,由于直肠属于下消化道,所以会导致大便带血。需要遵从医嘱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盐酸环丙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治疗,饭后半小时服用即可,以免增加胃肠负担。
3、肛裂:
与长时间便秘以及久坐、久站等原因有关,由于肛肠会出现裂口,所以在排便时,会有便血的情况出现。需要在专业医生操作下,通过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术后要用温水坐浴,每日一次即可。
4、直肠息肉:
是因为局部炎症长时间刺激引起,属于良性占位性病变,会引发腹痛、呕吐等不适症状,有时也会出血。需要在专业医生操作下,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
5、直肠癌:
直肠癌是原发于直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随着肿瘤的生长和扩散,癌变组织可能会坏死和脱落,这会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当这些血液与大便混合时,就会出现血便的症状。一般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疾病治疗期间,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及时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