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丹毒是一种皮肤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常见于双下肢、面部,起病前多有脚趾皮肤损伤、脚藓、口腔等局部损伤。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的大片状红疹,微微隆起于皮肤表面,颜色呈鲜红,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丹毒的治疗仍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加强抗感染治疗等。

治疗:

1.注意皮肤清洁,及时处理小伤口。

2.在接触丹毒病人或者换药之前,都应该进行洗手消毒,防治交叉感染。

3.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足藓、足部溃疡、鼻窦炎等,

4.发病期间,注意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

5.局部可以运用50%硫酸镁溶液进行湿热敷,有利于消肿。

6.全身运用抗生素,常用青霉素、头孢类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红霉素,每日2次,疗程2周。

7. 外科疗法:对以上治疗方案无效的持续性硬性水肿,可予以整形外科治疗。

预防:

  1.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脚气、鸡眼、糖尿病等,避免因护理不当引起感染诱发丹毒。

  2. 若皮肤患有湿疹,应尽量避免对患处进行搔抓。

  3. 生活中应避免弄破皮肤,避免外伤。

  4. 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挖鼻,预防感染。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