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糖浆不能被称为“无糖”,其是否符合“无糖”标准需从以下五方面综合判断:
1.化学本质与含糖量
麦芽糖浆是由淀粉水解得到的双糖类物质,主要成分为麦芽糖(占60%-80%),还含有少量葡萄糖和麦芽三糖。每100克麦芽糖浆含碳水化合物约75-85克,热量达330-370千卡,与普通蔗糖(含糖量99%)的热量差异不大,不符合“无糖”定义。
2.食品标签法规要求
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食品标注“无糖”需满足每100克固体或100毫升液体中含糖量≤0.5克。麦芽糖浆的含糖量远超此标准,若作为原料添加至食品中,该食品亦无法标注“无糖”。
3.代谢途径差异
麦芽糖需在小肠被α-葡萄糖苷酶分解为葡萄糖后吸收,其代谢速度虽慢于单糖,但仍会升高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过量摄入麦芽糖浆可能引发血糖波动,与“无糖”食品控制血糖的目标相悖。
4.血糖生成指数(GI值)
麦芽糖的GI值约为105(高GI食物),而蔗糖GI值为65。高GI食物会加速血糖上升,糖尿病患者及需控糖人群应避免。
5.特殊人群适用性
部分“无糖”食品使用麦芽糖浆替代蔗糖,可能误导消费者。例如,龋齿患者若误以为“无糖”可防蛀,长期食用含麦芽糖浆的食品仍会因细菌产酸腐蚀牙釉质。
延伸建议
需控糖人群应仔细阅读食品配料表,避免选择含麦芽糖浆、果葡糖浆等成分的产品。糖尿病患者用药期间,若误食含麦芽糖浆的“无糖”食品,可能需调整药物剂量,需严格遵医嘱监测血糖。若出现血糖异常波动或不明原因体重变化,应及时就医排查代谢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