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易致人体阴阳失衡,出现口舌生疮、烦躁失眠等'上火'症状。去火需综合调理,可从以下五方面入手:一、饮食清淡少辛辣;二、规律作息保睡眠;三、适度运动促代谢;四、情绪调节防焦虑;五、环境适宜避暑热。

饮食方面,夏季应减少辣椒、花椒等辛热食材摄入,增加苦瓜、冬瓜等清热蔬菜比例。中医认为'苦能泻火',但需注意体质差异,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食用苦味食物。

作息规律对维持阴阳平衡至关重要。建议每日保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导致虚火上升。午间小憩15-30分钟可有效缓解暑热带来的疲劳感。

适度运动能促进气血运行,但需避开高温时段。推荐清晨或傍晚进行散步、太极等舒缓运动,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防止因大量出汗导致气阴两虚。

情绪管理常被忽视,夏季心火易亢,表现为易怒烦躁。可通过冥想、听轻音乐等方式平复心绪,中医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保持心态平和有助于预防肝火上炎。

环境调节方面,室内温度建议保持在26-28℃,使用空调时注意定时通风。外出做好防晒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导致中暑。

需强调的是,若出现持续高热、严重便秘、口腔溃疡迁延不愈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中医辨证分型复杂,虚火实火处理方式迥异,切勿自行滥用清热药物。孕妇、儿童及慢性病患者更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调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