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可适当关注精氨酸、牛磺酸、谷氨酰胺、亮氨酸及半胱氨酸等氨基酸的补充,但需结合个体情况,避免盲目补充。
精氨酸: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精氨酸是合成一氧化氮(NO)的前体物质,NO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研究表明,精氨酸可通过提高NO水平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但过量补充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需控制摄入量。
牛磺酸:抗氧化与抗炎作用
牛磺酸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可减少氧化应激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动物实验显示其能改善心肌缺血,但人体研究证据尚有限,需谨慎评估效果。
谷氨酰胺:维持肠道屏障功能
谷氨酰胺是肠道黏膜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可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减少细菌内毒素入血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冠心病患者常合并肠道功能紊乱,补充谷氨酰胺或有一定辅助作用。
亮氨酸:调节代谢与肌肉保护
亮氨酸作为支链氨基酸,可激活mTOR通路,促进蛋白质合成并调节糖脂代谢。冠心病患者易出现肌肉萎缩,亮氨酸或有助于维持肌肉质量,但需避免过量导致氨生成增加。
半胱氨酸:合成谷胱甘肽的前体
半胱氨酸是谷胱甘肽(GSH)的关键成分,GSH可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损伤。但需注意,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与冠心病风险相关,补充半胱氨酸需监测Hcy水平,避免适得其反。
综合建议
氨基酸补充需结合饮食结构调整,优先通过鱼类、豆类、坚果等天然食物获取。若存在营养不良或特定代谢需求,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医用营养补充剂,避免自行用药或过量摄入。
冠心病治疗需以规范用药(如抗血小板药、他汀类)和生活方式干预(如戒烟、运动)为基础,氨基酸补充仅为辅助手段。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切勿依赖营养补充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