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19.4*10∧9/L不算低危,属于高危。中性粒细胞正常参考值为(1.80-6.30)*10∧9/L。该受检者中性粒细胞19.4*10∧9/L属于中性粒细胞异常增高。中性粒细胞是最丰富的粒细胞类型,占人类所有白细胞的40%-70%,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和化脓性感染(疖痈、脓肿、肺炎、丹毒、败血症、内脏穿孔、猩红热等)、各种中毒(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
中性粒细胞19.4算不算低危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
中性粒细胞比率低怎么回事中性粒细胞比率低最常见的原因有:一、药物引起,消炎药物,如替硝唑、甲硝唑等,还有抗甲状腺的药物等,都可能会由于药物性损伤而引起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可能会引起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三、急性病毒感染时,如流感病毒、风疹病毒等,由于免疫反应的降低也可能会造成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四、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化疗时,由于化疗、放疗会损伤造血干细胞,造血功能衰竭,也会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下降。
01:39 -
小儿中性粒细胞低是怎么了中性粒细胞是化验血常规时白细胞一个分类,在儿童出生以后的发育过程中中性粒细胞的数据是在发生变化的,从出生的四五天以前增高,四五天以后开始降低,四五岁的时候再次升高。所以,出生后的五六天一直到四五岁过程中,血常规里的中性粒细胞是低于淋巴细胞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中性粒细胞低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对于儿童检查血液时血常规的化验结果来看,发现中性粒细胞下降,要结合年龄和下降的幅度来进行分析。也有一种另外可能,比如病毒感染的时候会导致淋巴细胞的进一步升高,这种情况下可以导致中性粒细胞的下降。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01:47 -
宝宝中性粒细胞低主要是因为身体中出现了一定的炎症所引发的问题,而炎症就会导致出现身体发烧、身体中体温的大量升高,就会导致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情况。同时会导致有淋巴细胞增高,是因为身体中的免疫系统出现了一定的抵抗作用,启动了自我调节的机制情况,并且与身体中的病毒感染也有影响等情况导致的问题,中性粒细胞偏低应该问题不大,有时病毒感冒也会出现淋巴细胞偏高而中性偏低。孩子哭闹是否有缺钙的情况存在,可以给他补钙。另外是否有腹痛,可以压压他的肚子,看看他有没有反应,没有就不是肚子疼,孩子有时肚子疼其实不是什么问题,很良性的。语音时长 1:35”
-
婴儿中性粒细胞低正常生理情况下出生四到七天到四到七岁的小孩,他们的淋巴细胞比例是比中性粒细胞比例要高一些。因此在一到三岁的婴儿的中性粒细胞比例较淋巴细胞低是属于正常现象的。但当孩子遭受了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绝对值可能会降到更低,但这种情况一般持续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随着病情的好转而恢复正常的。如果中性粒细胞持续下降不恢复,那要给予合适的升白血球的药物进行干预,如果效果不好或者伴有贫血、反复低热或者还有其他症状时就要进一步彻底查找粒细胞低的原因。语音时长 1:17”
-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低是什么意思病情分析:血常规检查通过观察细胞的数量变化或者形态分布异常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是血常规的重要检查项目。意见建议:引起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降低的原因非常的多。如病毒感染、某些传染性疾病、肝功能异常、脾功能亢进或者患有一些血液系统疾病,都有可能导致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下降。出现这种情况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完善相关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
血糖8.5算不算低病情分析:低血糖指患者血糖低于2.8毫摩尔每升以下,如果血糖8.5毫摩尔每升是不算低血糖的。但是一些糖尿病患者,如果平时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突然血糖低于8.5毫摩尔每升,有可能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低血糖反应。意见建议:建议糖尿病患者如果平时血糖水平非常高,应用药物降糖治疗期间,一定要缓慢降糖,不可以过急过快的降低血糖水平,否则会引起视物模糊,头晕,心慌等症状。
-
怀孕3周孕酮49.87算不算低危怀孕三周,孕酮49.87mmol/L算低危。正常情况下,怀孕三周孕酮的标准需要大于79mmol/L,如果孕酮小于79mmol/L可以考虑为孕酮偏低,如果同时孕妇有肚子疼和阴道出血,需要进行保胎治疗,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地屈孕酮片或者黄体酮胶囊来补充孕酮值,一周之后需要复查孕酮,如果孕酮值没有明显提升
-
中性粒细胞高嗜酸性粒细胞低中性粒细胞高、嗜酸性粒细胞低可能是由于急性扁桃体炎、细菌性肺炎等疾病导致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治疗。1、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为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等,也可能是由于气温降低、季节更替、有害气体刺激、烟酒过度、过度疲劳等因素导致的。患者通常会出现畏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