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外胆管结石,指的是发生在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下的胆管内的结石,其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包括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被称为Charcot三联征。
首先,腹痛是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这种疼痛通常发生在剑突下或右上腹部,多为绞痛,可阵发性发作,或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且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由于结石嵌顿于胆总管下端或壶腹部,引发胆管梗阻和平滑肌痉挛所致。
其次,寒战高热是继发感染的典型表现。当胆管梗阻引发感染时,细菌及毒素经毛细胆管入血,导致全身性感染,患者体温可高达39~40℃。
再者,黄疸是肝外胆管结石的另一重要体征。胆道梗阻后,胆汁无法顺利排入肠道,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升高,引发黄疸。黄疸的轻重程度取决于胆道梗阻的程度和是否并发感染。患者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
除了上述症状和体征外,肝外胆管结石还可能引发恶心、呕吐等其他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肝外胆管结石的症状和体征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且可能并发严重的胆道感染、胰腺炎等疾病。
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期早日康复。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对预防结石的复发也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