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宝宝血小板高考虑是饮食不当、病毒性感冒、缺铁性贫血、肺炎、脑膜炎等原因导致,如果身体还伴随其他异常,家长应带宝宝及时就医。
1、饮食不当:
如果家长给宝宝喂养了过多的肥肉、油条、炸鸡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容易导致血液黏稠度上升,进行检查时血小板也会处于偏高的状态,家长可以给宝宝喝一些温开水,每天的饮水量应在500-800毫升,能够加快身体的代谢。
2、病毒性感冒:
由于宝宝的年龄较小,受到病毒感染后,容易导致血管受到损伤,当病毒入血后,可能使血小板升高,可以遵医嘱服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利巴韦林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药物治疗,将药粉粘在母亲的乳头或奶嘴上,孩子吃奶的时候一同服下,药味不太明显,可重复几次服用完毕。
3、缺铁性贫血:
如果宝宝存在挑食或者厌食的习惯,容易诱发该病,患病后体内的红细胞缺失,从而有乏力、头疼等症状,进行相关检查时,血小板的数值也会异常,可以遵医嘱服用富马酸亚铁颗粒、琥珀酸亚铁颗粒、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这些药物可以在喂奶后半小时应用。
4、肺炎:
身体受到病原体感染后可能引起肺炎,由于体内存在炎症,可能使血小板的指标增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注射用阿奇霉素等药物治疗。以上药物会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治疗,家长要对宝宝的患处做好护理,不可以让宝宝按压或者抓挠。
5、脑膜炎:
形成原因可能与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有关,患病后血小板会受到炎症的影响出现增多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注射用阿昔洛韦、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他啶等药物进行治疗,用药后要做好注射部位的护理,避免用脏手触摸,也应避免过早沾水。
家长在平时要对宝宝做好生活护理,外出时正确佩戴口罩,也要注意身体保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