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要做什么检查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需结合多项检查综合判断,主要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心脏CT血管造影(CTA)及基因检测。

心电图是初步筛查工具,约90%患者可见左心室高电压、ST段压低及T波倒置,尤其深倒置T波(“冠状T波”)具有特征性,但需注意部分患者心电图可正常。超声心动图是核心检查,可直观显示心尖部心肌不对称性肥厚(厚度≥15mm),收缩期心腔内“黑洞征”及舒张期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SAM现象),但需排除高血压、运动员心脏等继发因素。心脏磁共振成像(CMR)能精准测量心肌厚度、纤维化程度及心功能,尤其对超声图像质量不佳者,可清晰显示心尖段心肌肥厚范围及延迟强化(提示心肌纤维化)。心脏CT血管造影(CTA)主要用于排除冠状动脉疾病,尤其当患者存在胸痛症状时,可鉴别心肌缺血与肥厚型心肌病引起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基因检测适用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可发现MYH7、MYBPC3等基因突变,有助于确诊及遗传风险评估,但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疾病。

除上述检查外,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如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可缓解症状,但需避免自行调整剂量。若出现胸痛、晕厥或心力衰竭症状,应立即就医,定期随访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动态评估病情进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