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硬膜外血肿出血量计算
2020-10-24 2000次
病情描述:
硬膜外血肿出血量计算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答咨询实录
为你推荐
-
脑出血量计算方法脑出血量的多少,采用多田氏公式计算,也可以用机测法,或者逐层计算法计算。三种方法适用范围不同,各有特点,下面介绍具体计算原理。(一)多田氏公式颅内出血多为梭形、肾形、不规则形,临床上多用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即出血量等于最大出血平面的长、宽、出血厚度三者体积的1/2。其根据为,直径等于正方体棱长的球体体积,约等于正方体体积的1/2,即1/2棱长X棱长X棱长=4/3π(1/2棱长)。(二)机测法实际上,不同的出血层面差异变化大,出血灶接近球体的极少。CT机计算,是将不同层面CT值的增高,及各个平面面积大小进行累计,故较为接近实际出血量。所以,建议CT报告时,应常规报告出血量,以供临床参考。(三)逐层计算法如果CT报告不显示出血量时,可采用逐层计算法,即各个层面出血灶面积(按矩形面积计算长轴X短轴)的和,乘以层距再除以2,本法计算出血量与机测法的原理相同,其结果也较接近。
02:00 -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的CT区别硬膜外血肿病情比较轻,在头颅CT上表现在颅骨内板下、脑组织外出现梭形,或者双凸透镜形高密度的出血影,通常会合并有颅骨的骨折,较少出现脑实质内的出血灶,还会出现明显的颅内压增高,和生命体征的表现,比如头痛、恶心、呕吐、呼吸脉搏变慢、血压增高,可以通过药物或者手术治疗。建议在病人观察窗口期,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观察意识清醒之后是否会再次出现昏迷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做CT复查,避免血肿的增大。一般硬膜下血肿病情相对会重一些,其是颅骨内板下脑组织表面的新月形高密度出血影,比较少出现颅骨的骨折,主要是颅内压的增高,比如会出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意识障碍等,需要根据出血量来进行治疗,如果出血量少,用药保守治疗就可以,但是如果出血量大,可能还是需要手术治疗。
01:59 -
脑出血量计算方法脑出血量是进行估算的,需要结合患者的颅脑CT检查。首先找出脑出血量最大的那一个层面,测一下最长径,并且测量一下与最长径垂直的宽径的长度,然后就出来了一个长乘以宽。也需要数一数患者一共有几个出血层面数,现在脑CT一般是以5mm为一个层面的,所以计算方法就是长径乘以宽径再乘以脑出血的层面数,然后再除以四,这样就算出了脑出血的量。这只是一个粗略的计算方法。当患者发生脑出血之后应该尽早就医。语音时长 01:08”
-
肾炎补液量计算肾炎疾病的患者补液的的确非常有讲究,因为如果补液量少了,身体处于脱水的状态,对肾脏的伤害也是非常大。因为脱水首先会伤害到肾脏,对于对于有肾脏疾病的患者来说脱水又会对肾脏再一次造成打击。但是如果补水过多了可能会超过肾脏的排泄的能力而造成身体浮肿,严重的患者可以引起高血压,甚至能够引起心力衰竭的情况,所以肾病的患者补水要看患者的情况。如果患者体力的水分不多也不少,处于比较好的状态,每天的补水量包括吃的、喝的进去的水分的量大概等于前一日的基础上加五百毫升,维持身体的水分的平衡。但是如果患者存在脱水的情况,可能需要加大补液量,患者短期内一两天内小便量仍然很少,仍然需要加大补液量,把身体内的水分补齐患者的尿量才能够逐渐出来,才能够纠正脱水的状态,减少对肾脏的损害。如果患者已经有浮肿就反过来,又要需要限制水分的摄入,限制补液量,最好让患者每天的体重能够下降0.5公斤。语音时长 1:54”
-
脑出血量计算方法脑出血量的多少,采用多田氏公式计算,也可以用机测法,或者逐层计算法计算。三种方法适用范围不同,各有特点,下面介绍具体计算原理。(一)多田氏公式颅内出血多为梭形、肾形、不规则形,临床上多用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即出血量等于最大出血平面的长、宽、出血厚度三者体积的1/2。其根据为,直径等于正方体棱长的球
-
失血量计算公式失血量无法用公式计算,临床上通常采用血压的测量以及患者的体征进行估算。比如患者的神志清醒、精神紧张,其脉搏在100次/分以下,收缩压和舒张压稍增高,脉压差减小,体表血管可见,尿量正常,估计失血量在800ml以下。如果患者出现口渴、面色苍白、体温降低,脉搏在100-200次/分之间,收缩压在70-90
-
24小时蛋白定量计算时间二十四小时尿蛋白的定量方法是,首先留取患者完整二十四小时的尿液,将尿液混匀之后取一小部分,大概是二三十毫升进行尿液检测来测定尿蛋白的浓度。然后用尿蛋白的浓度含量乘以样本尿液的体积,即毫升数。获得的这个数值就是患者的二十四小时尿蛋白定量
-
左枕骨骨折伴硬膜外血肿,血肿消了如果没有神经症状,可以不用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