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苯达唑颗粒方法

2020-02-18 1421次

病情描述:

阿苯达唑颗粒方法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阿苯达唑主要用于肠道寄生虫病的治疗。建议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适应症】 用于治疗钩虫、蛔虫、鞭虫、蛲虫、旋毛虫等线虫病以及治疗囊虫和包虫病。 【注意事项】 ①蛲虫病易自身重复感染,故在治疗 2 周后应重复治疗 1 次 ②脑囊虫患者必须住院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③合并眼囊虫病时,须先行手术摘除虫体,而后进行药物治疗 ④ 2 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 ⑤蛋白尿、化脓性或弥漫性皮炎、各种急性传染病以及癫痫患者不宜使用本品 【用法用量】 口服 【制剂规格】 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咀嚼片 【不良反应】 十分常见畏寒、头晕、药物热、失眠、口干、疲倦等,发生率为 6% ~ 14.9%,多发生于服药后 2 ~ 3 日 【禁忌症】 阿苯达唑禁用于对过敏者、严重肝肾、心脏功能不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2 岁以下儿童及活动性溃疡病患者 【药物相互作用】 暂无 【作用机制】 直接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糖原量,减少 ATP 生成,使其无法生长、繁殖,最终导致虫体死亡
【特点】 阿苯达唑口服后吸收迅速,血浆药物浓度高于甲苯咪唑 100 倍,体内分布广泛,肝、肾、肺等组织中均有较高浓度。其抗虫作用与甲苯咪唑相似,也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的抗虫药,其驱虫作用对蛔虫、蛲虫、钩虫、鞭虫、绦虫和粪类圆线虫感染亦有效。 【用药监护】 阿苯达唑在治疗囊虫病特别是脑囊虫病时,多于服药后 2 -7 日出现头痛、发热、皮疹、肌肉酸痛、视力障碍、癫痫发作等不良反应 。 这主要与囊虫死亡释出异性蛋白有关,须采取相应措施(应用糖皮质激素,降颅压、抗癫痫等治疗) 。 治疗囊虫病和包虫病,因用药剂量较大,疗程较长,可出现肝脏氨基转移酶ALT 升高,多于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