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比例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2020-06-15 2608次
病情描述: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比例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偏高,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偏低,血小板压积偏高,三岁女童,无感冒,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答咨询实录
为你推荐
-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增高是什么意思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增高是指人体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有增多,通常可以见于细菌感染性的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以及消化道的感染、血液系统的感染等,都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的增高。另外,在大手术、创伤等应激后患者也可能会出现反应性增高,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会有明显的增高。因此,血常规检查中出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增高要考虑有上述疾病的存在。
01:20 -
中性粒细胞比率低怎么回事中性粒细胞比率低最常见的原因有:一、药物引起,消炎药物,如替硝唑、甲硝唑等,还有抗甲状腺的药物等,都可能会由于药物性损伤而引起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可能会引起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三、急性病毒感染时,如流感病毒、风疹病毒等,由于免疫反应的降低也可能会造成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四、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化疗时,由于化疗、放疗会损伤造血干细胞,造血功能衰竭,也会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下降。
01:39 -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率低引起中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是有很多种的,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做用于骨髓的一种骨髓损伤,比如说应用的化学的药物,还有放射线,以及先天性和遗传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都可以引起中性粒细胞减低的情况。第二类就是成熟的障碍,比如说合并恶性的贫血,还有缺乏叶酸和b12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低,其他的还有一些阵发性的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还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都可以引起白细胞减低的情况。另外还有作用于外周血引起中性粒细胞外循环池转换至边缘池,还有获得性的细菌性感染导致的骨髓增生减低,以及作用于血管外的利用增加,比如说严重的细菌真菌和立克次体感染以及过敏性疾病都会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语音时长 1:22”
-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怎么办出现中性粒细胞偏低一般首先考虑的是有病毒性感染存在,病毒性感染会引起淋巴结细胞偏高,中性粒细胞偏低,所以可以先吃一些水果,青菜,应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比如大青叶,板蓝根,连花清瘟等。然后在一两周以后再进行复查,如果是始终偏低的情况,并且偏低的情况特别明显,还需要排除白血病等,可以进行骨髓穿刺,做骨髓象检查。语音时长 1:21”
-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是指在血常规检查中,中性粒细胞的绝对数量低于正常范围,若身体出现异常症状,应当立即就医治疗。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的正常范围一般为(1.8~6.3)×10⁹/L,当低于1.8×10⁹/L时,可能提示身体存在某些异常情况,如病毒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物理化学因素损伤、药物副作用、自身免疫性
-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9.46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正常范围为2~7x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9.46x10^9/L,可能是患有扁桃体炎或患有支气管炎导致,可服用药物治疗。1、扁桃体炎:扁桃体炎是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是由于细菌和病毒积存于扁桃体窝引起该病,常见细菌为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寒冷潮湿、过度劳累、体质虚弱、
-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7.19算高吗正常
-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你好看看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