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7岁小孩嗜碱性粒细胞比率1.4
2020-06-24 904次
病情描述:
7岁小孩嗜碱性粒细胞比率1.4嗜碱细胞绝对值0.13,中性粒细胞比例68,红细胞平均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答咨询实录
为你推荐
-
嗜碱性粒细胞偏高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常常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反应、荨麻疹,或者血管神经性水肿、枯草热等。在出现寄生虫病的时候嗜酸性粒细胞也会出现明显升高,比如血吸虫病、肺吸虫病、丝虫病等等。有的人在患有皮肤病的时候,比如湿疹、剥脱性皮炎或者银屑病,嗜酸性粒细胞也会升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也可以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现象,某些恶性肿瘤也可以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01:19 -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嗜酸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如果降低的话,这种情况实际上面,并没有太多的临床意义,我们对嗜酸性粒细胞来说,对于它的绝对值,我们更关注的是绝对值的升高,这种升高的话,有可能是肿瘤性疾病,也有可能是过敏或者是一些寄生虫的感染,而对于嗜酸粒细胞的绝对值的下降,临床上面对应的疾病不多,而且没有什么特异性,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够区分,嗜酸粒细胞的绝对值的下降,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因为正常人身上嗜酸粒细胞的绝对值也可以很低,只有在特殊的疾病,比如说像伤寒菌的感染的时候,可能嗜酸粒细胞会多次检查,出现明显的降低,那么这个时候要结合其他的临床表现,才能明确背后的诊断,而不是单独来看嗜酸粒细胞绝对值这一个指标。
01:13 -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偏低人体中正常成熟的白细胞可以分为五类,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组成部分之一,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杀伤细菌、寄生虫的功能,它可以释放颗粒中的内容物引起组织损伤,促进炎症进展,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参考范围为占白细胞总数的0.004%-0.08%。如果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偏低,一般可以见于以下情况。一,伤寒和副伤寒的患者。二,可以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三,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下,也可以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偏低,在正常的人体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也有昼夜波动型,一般午夜的时候嗜酸性粒细胞会增多,而清晨的时候会减少。语音时长 1:38”
-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偏高嗜酸性粒细胞是人体中白细胞的一种,白细胞根据形态的差异可以分为颗粒型和无颗粒型两大类。颗粒型白细胞其中含有特殊的染色颗粒,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颗粒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颗粒中还有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一般来说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为0.004到0.08。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在清晨数量减少,午夜的时候数量增多,这种周期变化是与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量的昼夜波动是有关系的。另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还可以建议以下几点,变态反应疾病,比如支气管哮喘、寄生虫的感染、某些皮肤病,比如湿疹、银屑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某些传染病或者风湿免疫性疾病。语音时长 1:41”
-
嗜碱性粒细胞比率1.2问题大吗嗜碱性粒细胞比率1.2%问题比较大。正常嗜碱性粒细胞的值在0.5%左右,其数值出现升高可能由于鼻炎、感冒、发热以及过敏等因素诱发,还可能由于饮食不当所致,没有不适症状的人可以等到一个星期之后入院进行复查。嗜碱性粒细胞属于白细胞的一种,一般细胞呈圆形,直径在10-12微米,因为胞质中含有少量的与嗜碱性
-
嗜碱性粒细胞比率1.2问题大吗嗜碱性粒细胞比率1.2%属于轻度偏高,可能提示存在某些健康问题,但其严重性需结合具体病因来判断。一般而言,这种情况可能与过敏反应、感染、血液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一指标偏高的可能原因及相应的应对措施。1、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导致
-
单个细胞及其比例高嗜碱性粒细胞比率高怎么你好,这种情况常见于过敏或者是炎性反应等等情况导致,但是一般单纯的这两种数值改变没有伴随粒细胞白细胞的改变的话,临床意义不大。
-
嗜碱性粒细胞偏高可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