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新冠病毒体温在37.3
2020-04-10 1895次
病情描述:
新冠病毒体温在37.3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答咨询实录
为你推荐
-
患新冠病毒肺炎怎么排痰新闻报道有一个病人,一个小伙子,他的肺功能正常应该在3000到4000,他才只有1600。那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绝对无法保持他有效地通气量。所以说我们对于早期轻症的时候,就要重视他的肺活量,肺通气量,不能让它降低,增加肺的这种通气程度。但在我们重症的病人,我们就要进行有效地这种排痰。那有效地排痰,就要通过我们的体位顺位引流,不能让他平卧,这时候肺里面充满了痰液,而这次我们的新冠病毒它是毛玻璃影,广泛的肺的浸润影。那在这种情况下,它不是某个左侧右侧部位,是全肺。那在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有体位变换,要左侧顺位引流,我们的头低脚高位,臀高位,右侧一个小时。当你平卧的时候也要臀高位,不让你整个的肺部,我们的肩胛直接压在床上,靠重力的问题。还有我们的俯卧式,俯卧式通气,也是要让病人把痰排出来。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肺里的痰怎么能够通过我们的体位,通过重力的因素给它排出来。还有一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有手法,就是我们的摇振法和推压法。这个方法,是我在做香港危重病学会专科护士的时候,我们学到的这种方法,在国际上作为最先进的一个肺部的一个护理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方法就是,你的肺现在没有力量排出,通过我外部的压强、压力,我的手法对肺有一个挤压,有一个摇动,让这些分泌物挤出通过压强的作用,挤压到我们的肺上,通过胸腔,胸腔压力,对我们的肺脏压力,有点像我们的CPR复苏。但它的手法是不一样的,一样都是推动让这些液体出来。你既然黏,那我就要给一些外在的动力,来推动它。当然在它这个前面,我们要进行有效地雾化,如果没有有效地雾化,这个痰液粘稠的东西,它坠到那里头,形象地说,它相当于把我们的肺泡,就是粘黏在一起,那就是闭合了,氧气进不去,我们里头的二氧化碳出不来。所以说,我们把这个阻隔的屏障打开,打开了以后,我们的气体进入,那病人有效地循环就没有问题了,我们就能够度过病人的这个炎性期,到达康复期。
02:49 -
患新冠病毒肺炎通气方法有哪些这个报道我也看到了,谈到在17年前sars的时候,很多死亡病人的解剖报告上,肺纤维化。这次很多病人是在急性期去世,肺泡的显示,是肺泡存在,但肺泡里有大量的黏性渗出物,特别黏,无法排出。这个就给我们临床护理,提出了挑战。因为在临床痰液滞留是我们一个大的隐患,特别是病人痰液滞留在肺泡里头,相当于我们的通气换气功能,特别是换气功能就没有了。就是给了高浓度的氧,它进去以后无法利用,肺泡相当于淹溺在一个炎性的一个液体里头。那这样的话,阻断了我们的气体,就是组织器官跟我们的肺泡进行有效地氧合交换的这种过程。所以这种对病人来说,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在临床很多病人就是ARDS,就是这种原理,肺整个最后的这种没有功能,最后上ECMO。所以我们在临床有时候用有创的,就是我们这种纤支镜。但是纤支镜吸痰,它的效果非常棒。但对病人一个常规操作,没有能够做到,一个病人他痰液不是一次能够吸净的。我们在17年前,我们在抗sars的时候,我们就向我们的临床一线,推荐过我们的胸肺物理治疗方法。这两年我们医院成立了,胸肺物理治疗专项组,一直在推广这种方法,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危重症,老年病人,卧床的病人,特别是ARDS的病人有非常好的效果。我认为胸肺物理治疗,如果全部能够用于病人,从轻症开始就要用,那我们就不会让病人走到重症。所以说在早期我们就要进行一些肺部的呼吸训练,胸式呼吸,还有腹式呼吸,增加他的肺活量,让他的肺泡完全打开,让他的肺功能走到正常的达到正常。所以说我们一线的我们的护理人员非常辛苦,但是科学的防控非常重要,怎么通过我们的科学的手法,科学的这种工作的手段和技术,能够把面对我们现在存在的这种问题,我觉得我们才能够迎来我们战胜疾病的曙光。
02:54 -
冠状病毒体温多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它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发热、乏力、咳嗽。发热体温多在37度3以上,温度高低不等,每个人的临床表现也是有区别的,咳嗽是以干咳为主。另外,有一少部分人可以伴有鼻塞、流涕、咽喉肿痛等症状,同时也有很少一部分人会出现腹泻消化道症状。另外,有极少数一部分人无任何的临床表现,但是在核酸检测的时候提示有阳性。有一部分人感染以后出现病情急剧的加重,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的低氧血症。另外,轻型的患者仅仅会有低热,轻微的乏力,而无肺炎的表现。语音时长 01:10”
-
新型冠状病毒体温多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后,患者多有发热的现象。患者主要是以不同程度的发烧、干咳、乏力。患者发热多为高热,体温多大于38.5度以上。部分患者起病时为低热,当随着他继发了相应的并发症形成,例如细菌性肺炎或脓毒血症时,患者可以出现高热不退的现象,此时可以反复出现39度左右的高温。对于部分轻症的患者其体温可以波动于37.3~38度之间。还有无发热的轻症患者,部分患者还可以呈现无症状感染者的状态。故临床上不能单凭有无发热来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而且不能根据其发热的程度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此时要综合分析患者有无相应的流行病学史,并及早的行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来诊断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语音时长 01:12”
-
打完新冠疫苗体温37.3打完新冠疫苗体温37.3度可能是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也有可能是接种疫苗后受凉或继发感染等原因导致的。新冠疫苗接种后有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中就包括发热,还有可能会伴有乏力、头晕等症状。一般接种疫苗后引发的不良反应,多数在接种后的2~3天左右可逐渐消失,期间可以使用物理降温的方式帮助降低体
-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体温多少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后,患者的体温并无特异性,可以是低热,也就是体温在37度3到38度之间。也可以是中度发热,也就是体温在38度到39度之间,少部分患者也可以出现超高热,也就是体温超过41摄氏度。还有部分病例,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在疾病的潜伏期,患者可无发热症状。所以,体温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诊断
-
新冠病毒体温多少算发热有啥症状吗?有中高风险地区的旅行史和接触史吗?
-
新冠状病毒体温多少您好,大部分体温38度以上,也有低烧的,如果明确诊断,积极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