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胰腺交接性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2020-01-02 1406次
病情描述:
胰腺交接性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部分区域癌变。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答咨询实录
为你推荐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能治愈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定期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甲状腺癌复发病灶,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仍有完全治愈的可能。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最常见,恶性度也较低,约占甲状腺癌的85%,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年轻女性或儿童。女性常在40岁前,有些患儿在儿童时期曾做过颈部X线治疗。肿瘤生长缓慢,可在甲状腺内局限数年,病灶可经腺体内的淋巴管自原发部位,扩散至腺体的其他部位和颈部淋巴结,容易忽视其性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其发生会受到激素、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如放射性致甲状腺肿的物质、碘缺乏等。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首发症状为颈部的无痛性肿块,多数随吞咽上下移动,少部分有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及压迫感。手术切除是甲状腺乳头状癌,首选治疗方法,出现肺部或骨骼转移的晚期病例及某些高危病例应行碘131治疗,同位素治疗前需行全甲状腺切除术。
02:10 -
椎管内肿瘤特征性表现椎管内肿瘤有一些特征性的表现,我们在临床上可以大致概括为患者最常出现的表现,包括感觉、运动和二便功能。感觉方面患者一般表现为疼痛,特别是沿神经根的疼痛,偶尔还有伴有麻木感、蚁走感,也就是像蚂蚁在身上爬的感觉。运动方面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肌力下降,也就是觉得胳膊或者腿在运动的时候没有力量,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肌肉萎缩,甚至截瘫。大小便的功能障碍包括排尿排便困难,以及排尿排便控制不住,也就是所谓的尿失禁和大小便失禁。当然对于脊髓圆锥的病人,还可以合并性功能的障碍。
01:16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是生长在乳管内的有蒂或无蒂瘤状的隆起性病变,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多见于经产妇女,年龄已40到45岁居多,其中在乳房良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病因也是不明确的,可以分为中央型乳头状瘤或孤立的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多发导管内乳头状瘤。对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乳头溢液,乳头溢液主要是表现为单侧乳房单个乳管有血性和浆液性的乳头溢液,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是以无痛性的乳头溢液而就诊的,能触摸到肿块的患者非常的小,只占30%左右。从临床查体上来讲,主要是挤压乳房相应区域出现乳头的溢血或浆液性的液体,对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只有通过乳管镜检查才能明确诊断。语音时长 1:50”
-
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什么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指发生在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按发病部位可以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是指发生在大导管和主导管的乳头状瘤。多发生在30-50岁女性。大部分患者可以见到乳腺血性或者是血清-血性乳头溢液。较少形成可触及的乳腺包块。外周型导管内乳头状瘤是指发生于终末导管小叶单位的乳头状瘤。一般认为是癌前期病变,癌变率约为5%到12%。临床隐匿,极少有包块,乳头溢液也少见。乳腺X线检查可表现为病变周围钙化,多发性界限清楚的病灶。一旦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建议及时去正规医院的乳腺外科或者肿瘤科就诊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它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术后还要定期的进行随诊。语音时长 01:23”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是良性的吗前段时间,我有位朋友他出现了腹痛、黄疸以及体重减轻的症状,这些症状对他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为了明确原因并寻求治疗,他决定去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医生发现他的胰腺内存在分叶状或葡萄串样囊性变。针对我朋友的病情,医生为他制定了详细的治疗计划,包括手术切除部分胰腺组织以及术后的定期随访。
-
揭秘: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原因及治疗不久前,一位中年男士因持续的腹部不适和体重下降来到我的诊室就诊。他告诉我,近几个月来,他的上腹部总是隐隐作痛,食欲也日渐减退,身体逐渐消瘦。为了了解具体情况,我为其进行了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Ct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等一系列检查,确诊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肿瘤(IPMN),确诊疾病后患者疑惑的向我询
-
乳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什么肿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也称乳管内乳头状瘤,是指发生在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为女性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具有一定的癌变率,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多见于产后妇女,以40~50岁者居多,是临床上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该疾病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来处理!! 建议及时的手术处理,防止恶变。
-
乳腺纤维囊性变伴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上皮那个乳头溢液是什么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