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血糖控制的忽高忽低的
2021-01-27 1476次
病情描述:
血糖控制的忽高忽低的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答咨询实录
为你推荐
-
空腹血糖高如何控制正常空腹血糖应小于6.1毫摩尔每升,如果大于7毫摩尔每升,提示糖尿病。一般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要求尽量小于7毫摩尔每升,老年患者空腹血糖可以增加到8毫摩尔每升左右,对于低血糖风险较高、血糖波动较大或者是寿命较短的患者,空腹血糖也可以增加到9毫摩尔每升。空腹血糖大于11.1毫摩尔每升时提示血糖,血糖升高比较严重就需要做胰岛素等积极治疗,空腹血糖到达9毫摩尔每升时也要注意监测餐后两小时血糖,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过高,就需要进行调整治疗方或者增加降糖药物。
01:36 -
妊娠期血糖控制标准首先我们要强调的是妊娠期的血糖控制,是比平常人要严格的,按照我们2017年中国二型糖尿病控制指南当中写的,普通的人空腹血糖,糖尿病患者控制在4到7就可以了,餐后血糖在10以下。我们来就诊的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我们就会跟她讲,我们的严格标准是比它低多了,空腹血糖要在5.1以下,我们还要加测一个点,就是餐后一小时是要在7.8以下,餐后两个小时要在6.7以下。通常我们碰到患者说,这个值很低,很难控制,就是说明什么,我们要严格防控高血糖,给胎儿和母体带来的不良的结局的影响,那要引起重视。
01:13 -
为何血糖会忽高忽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忽高忽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极差。此类患者血糖极难控制,主要表现为血糖的忽高忽低。2,患者未严格进行糖尿病饮食,饮食无规律,未定时定量饮食,吃饭时一顿多,一顿少,也会造成血糖忽高忽低。如果是这种情况引起的血糖不稳定,建议患者严格进行糖尿病饮食,定时定量饮食,不能擅自的加量或者是减量。3,运动也会影响血糖的高低。适量的运动有助于降糖,但是剧烈的运动会发生低血糖反应,而患者如果不进行运动,血糖往往会升高。语音时长 01:10”
-
控制血糖的方法第一,要控制饮食,控制饮食是调节血糖的第一原则,避免暴饮暴食,生活要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助。第二,就是可以采用运动的方法来降糖,运动降糖是最直接有效的降糖方法,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拳、上楼梯、骑自行车、爬山、打乒乓球等运动方法,这样通过运动来有效的降低血糖,餐后血糖高的患者,建议可以在餐后喝一些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茶,主要有绿萝花茶,苦丁茶,桑叶茶,苦荞茶,乌龙茶等等,喝茶既能够降脂减肥,又能够起到降糖的作用。另外,就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来降低血糖,在口服药物方面,推荐磺脲类药物与双胍类的降糖药物,联合应用效果会比较好,还有就是使用胰岛素来降糖治疗。语音时长 1:46”
-
控制血糖的饮食就是需要严格的定时、定量饮食,也就是三餐饮食的时间要严格,比如早餐七点左右,午餐十二点半左右,晚餐在七点或者是在六点到七点之间比较合适,如果进餐时间明显的紊乱,血糖就会出现严重的波动。其次就是每一餐的蛋白质、膳食纤维、脂肪、蛋白质的含量也要配合均匀,比如碳水化合物要占这一餐中总热量的50%以上,蛋白
-
控制血糖的饮食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的重要一环,而合理的饮食是稳定血糖的关键。通过精心规划膳食,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控制血糖的饮食应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原则。患者应选择升糖指数(GI)较低的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等,这些食物
-
血糖忽高忽低的危险信号可以导致患者出现口渴,多饮多尿,消瘦明显;可以发生脑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脑梗死,脑出血;视力严重下降,视物模糊,甚至导致失明;还可以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甚至导致心肌梗死而发生猝死;还可以导致糖尿病胃轻瘫,表现为恶心,呕吐,排便困难等;还可导致严重的糖尿病肾病,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发生;可以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手足麻木以及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发生;还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呼吸系统感染,皮肤感染,泌尿系感染等;还可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等并发症的发生。 建议糖尿病患者积极控制血糖。
-
血糖忽高忽低平常要注意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