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肛门手术割下息肉
2020-02-10 1070次
病情描述:
肛门手术割下息肉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答咨询实录
为你推荐
-
肛门息肉是什么病肛门息肉就是向肠腔内突出的一些赘生物,就称为肛门息肉,它分为新生物性息肉及腺瘤样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往往与结直肠癌发生率呈正相关性。一般它有三种类型:第一,叫管状腺瘤,一般占75%到90%为绝大多数,另外就是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一般的癌变率为广基性的,比带蒂的要高,腺瘤越大恶性度越高,腺瘤结构中绒毛的成分越多,恶性率越高。第二,就是非肿瘤性息肉,往往是幼年,它就是称为幼年性息肉,常见于婴幼儿,成人也可以见到,一般为单发或多发的潴留性囊就是囊腔,它主要是错构瘤的一种。第三,就是炎性息肉,像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肠阿米巴痢疾,还有克罗恩氏病等等,这些慢性炎症的刺激,所引起的息肉样肉芽肿,它也称为息肉,往往在临床上所指的,往往就是上述的这种腺瘤样的息肉,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往往它在临床上称为癌前病变,应该及时地进行处理。
02:31 -
肛门息肉是什么病泛指为直肠粘膜上,向腔内突出和隆起的病变,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一般在未确定其性质,病理性质之前,往往就统称为息肉。如果明确病理性质,则按它的病理诊断,加上部位的名称,来进行诊断。一般的,像结肠管状息肉、直肠原位癌、直肠炎性息肉等等,来进行命名。结直肠息肉分为新生物型息肉,及腺瘤样息肉。一般腺瘤样息肉的是公认的癌性病变,它与直肠癌的发生率,呈正相关性,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第一,就是管状腺瘤,一般大多数都是管状腺瘤的发病率比较高,占75%到90%。第二,就是绒毛状腺瘤,它的癌变的发生率就是广基的,就是基底部比较宽的,比带蒂的,它的恶性发病率要高,一般腺瘤越大,它腺瘤内结构当中,绒毛成分越多,它的癌变的发生率也是越高,第三,就是非肿瘤性息肉,包括两个:第一,就是幼年性息肉,常见婴幼儿、成年人偶见,属于就是错误瘤的一种。第二,就是炎性息肉,主要是由于溃疡结肠炎、血吸虫,肠阿米巴、克罗恩病等等,这些慢性炎症,所引起的息肉样的肉芽肿,主要是分为这么两种。
02:25 -
肛门息肉手术痛苦吗在临床上,肛门息肉进行手术并不痛苦,因为肛门息肉如果进行手术,会进行麻醉,现在临床上主要的麻醉方式有硬膜外麻醉,骶管麻醉,腰麻等等,有时候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全身麻醉,这些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特别理想,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感觉不到一点疼痛,所以说肛门息肉进行手术并不痛苦。但是,有时候在手术以后可能创面会有一些疼痛,特别是在活动以后或者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的时候容易引起创面的撕裂,引起出血或者疼痛,但是这种情况完全可以口服一些止痛药来缓解,比如说曲马多,塞来昔布等等。语音时长 01:13”
-
肛门息肉必须要手术吗在临床上肛门息肉是必须要进行手术治疗,才能够临床治愈的。肛门息肉主要是指发生在肠管或者直肠黏膜上的新生物,大多数是因为带蒂的圆形或者椭圆形的肿物突然进入肠腔上下移动,多数情况下可能会引起便血,包块脱出以及肠道刺激症状。出现肛门息肉,一般来说建议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因为保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只有通过手术切除才能够临床治愈,而且手术切除以后一定要进行病理检查,明确息肉的具体性质。在切除以后还要建议患者定期复查,因为肛门息肉有复发的可能。语音时长 01:10”
-
做了肛门息肉手术后肛门水肿图做了肛门息肉手术后肛门水肿通常是由于手术创口、周围组织受到破坏和刺激、炎症感染等原因所引起。患者可通过日常护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改善。
-
肛门息肉手术后白带红色肛门息肉手术后白带红色属于正常的现象,因为刚做完手术之后还没有完全愈合,会导致局部皮肤出现流血的情况发生,而且会和白带混合在一起,所以会导致白带红色。做完手术以后要定时给伤口消毒换药,可以使用碘伏擦拭伤口,能够预防伤口发炎,还有利于伤口愈合。
-
肛裂和肛门息肉需要进行手术具体情况
-
肛门长了息肉你有什么不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