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血小板减少会出什么问题
2020-03-12 901次
病情描述:
血小板减少会出什么问题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答咨询实录
为你推荐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需要注意一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目前来说临床上面比较常见,几乎是最常见的,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它的机制是因为外周血产生了抗血小板的抗体,导致了血小板的寿命缩短,所以引起的血小板数目的减少,它也可以引起临床上面,明显的一些出血的表现,这个病它的发病机制上面,跟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其实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原则上来说,只要你确定是一个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它不会变成急性白血病,或者是其他类型的白血病,除非这个病人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基础上面,发生了第二个肿瘤,这种肿瘤的发生,可能跟治疗有关系,但是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另外有一些所谓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展为急性白血病的病例,很有可能是因为早期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本来就是误诊的,而不是真实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所以对于具体的个例,需要去具体地分析,但是从原则上来讲,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与急性白血病之间没有任何的相关性,不会发展为急性白血病。
01:40 -
甲亢引起血小板减少怎么回事有些甲亢的患者会出现血小板的降低,甚至于贫血、白细胞的减低都会出现。这需要分为两种情况来考虑:一种情况,甲亢本身所导致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降低。这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个自身免疫性的疾病,自身免疫所导致的免疫紊乱和甲状腺激素的升高,会引起我们造血功能受到抑制,甚至于单核巨噬细胞功能会被活化,导致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寿命降低。从医学角度来说,叫做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半衰期降低,这样它们被清除的速率会增加,从而导致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减少。还有一种情况,在我们使用甲亢药物治疗的时候,我们有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两种药物。这两种药物对于骨髓都有一定抑制骨髓的风险,所以对于某部分患者来说,在使用丙硫氧嘧啶或甲巯咪唑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白细胞或血小板的逐渐地下降。这是一个药物的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地发现,给予干预的治疗,严重的是需要停止抗甲状腺药物。
01:40 -
血小板减少的护理问题血小板减少症就是血液病中常见的一种,很多人对血小板减少症的日常护理知识了解不多,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约含有10~30万个血小板,它的寿命平均为8~12天,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参考值下限,就是血小板减少,下面为大家介绍血小板减少症的护理措施。●保持病室环境清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室内定期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患者应充分卧床休息,避免过多或过早行走活动。●患者避免接触过敏原及相关刺激因素,如抗生素、花粉等。●患者食物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主,疾病发作期间应选择清淡、易消化软食。有消化道出血时应进流质、冷流质饮食或禁食。●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减轻恐惧感。语音时长 1:41”
-
血小板减少输血小板首先,我们知道针对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而是有非常多的,第一类常见的就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类患者血小板经常是小于二十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对于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是需要输注血小板来预防大出血治疗,但是针对这一类的患者过多的输注血小板可能会让身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可能会加重病情的发展,所以说输注血小板也是要慎重,最好的办法就是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者是免疫球蛋白来进行治疗。第二类常见的就是恶性的白血病,还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也会引起血小板的减少。因为血小板的减少主要是治疗原发疾病,通过化疗控制疾病的发展,血小板就会上升至正常,必要的时候那也是需要输入血小板预防大出血发生。语音时长 1:20”
-
血小板减少会出现什么症状血小板减少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量过多、内脏出血等症状,如果病情严重,需要及时就医。1、皮肤瘀点瘀斑: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会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在皮肤形成瘀斑、瘀点。2、鼻出血:如果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容易使鼻黏膜毛细血管脆弱,受到刺激后通常会引起出血
-
血小板偏高说明什么问题血小板偏高可能说明存在生理性增高、缺铁性贫血、慢性支气管炎、类风湿关节炎、肺癌等问题,患病后建议及时就医。1、生理性增高:如果刚进行了剧烈运动,身体一般会处于应激状态,骨髓中的血小板释放增多,导致血小板暂时偏高。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休息后一般可恢复正常。2、缺铁性贫血: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如
-
血小板356有什么问题吗?单纯从这个数值上来看问题不大,你还有其他的辅助检查吗?
-
血小板减少穿刺后考虑什么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