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正常高值血压是多少
病情描述:
正常高值血压是多少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正常血压是80到120,如果出现血压偏低这种情况,考虑和饮食有一定的关系,出现血压偏高这种情况,需要积极的进行密切的进行观察,血压偏低和偏高对,都会引起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的情况发生,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按疗程进行用药。
意见建议:
为你推荐
-
理想的血压值范围是多少高血压是指非同日三次以上血压都高于140/90mmHg,血压值的正常范围就是指血压小于140/90mmHg,大于等于90/60mmHg,更加理想的血压范围是指120/80mmHg。针对不同的人群,降压的目标也不一样,对于绝大多数人,标准就是140/90mmHg,就算达标了。但是对于有些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的病人,对病人要求可能会更严格,血压要求降到130/80mmHg以下。而对于高龄的老年人,血压的范围可以适当放宽,在150/90mmHg左右也是可以接受的。对于降压标准,要求规范长期的治疗,把血压控制到合适的范围,从而减少长期高血压对心、脑、肾以及其他靶器官的损害。
01:59 -
新生儿正常黄疸值是多少对于新生儿来说正常黄疸值,实际上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我们在临床上是会根据孩子的胎龄,日龄和他的原发疾病来做判断。比如说对于早产儿来说,他的黄疸在一个相对比较低的水平的时候,孩子可能就会得胆红素脑病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做更积极的处理。但是对于足月儿来说,可能在相对高的水平,也不会得胆红素脑病,我们可能就还可以更放宽一些处理的方式。对于同样的孩子,比如说同样的足月儿,如果一个孩子有感染,一个孩子没有感染,有感染的孩子,相对来说血脑屏障可能更不健全,或者被破坏,这个时候我们对黄疸,就要做更积极的处理。也就是说在更低的水平的时候,可能就要做积极的退黄处理,而如果孩子没有相关的疾病,我们可能就不需要,那么积极地处理,还是可以观察。所以对于新生儿来说,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的胎龄、日龄,包括他的原发病的情况,来综合判断,什么样的水平需要处理,什么样的水平不需要处理。
01:20 -
正常成人血压值是多少成人正常血压值收缩压在90到120毫米汞柱,舒张压在60到80毫米汞柱。如果舒张压在120到140毫米汞柱属于是正常高值,舒张压在80到90毫米汞柱,也属于是正常高值,虽然说不是高血压但是也不算是完全正常。对于收缩压要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这种情况就叫作高血压。目前欧美国家对于收缩压大于等于13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等于80毫米汞柱就叫作高血压,如果收缩压在140-159毫米汞柱,这种情况叫作一级高血压。160-179毫米汞柱,这种情况叫作二级高血压。大于等于180毫米汞柱叫作三级高血压。以舒张压为界限,如果说是在90到99毫米汞柱叫作一级高血压,100到109毫米汞柱叫作二级高血压,大于等于110毫米汞柱叫作三级高血压。语音时长 1:30”
-
正常胆红素值是多少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20.5微摩每升,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5.1微摩每升,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3.4-20.5微摩每升,总胆红素就是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的和。另外在平时,新生儿除外一般值大致固定,并无年龄的差异,饮食与运动也几乎不会引起变动,但长时间绝食后会有上升的趋势,建议必要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语音时长 1:31”
-
血压正常高值是多少对于正常高值血压有两种版本,第一种版本是目前被大家所共识的正常高值血压。收缩压120-139mmHg或舒张压80-89mmHg,第二种版本对于定义高血压的数值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取消了正常高值血压的说法,这是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第11个学会提出诊断高血压的新标准,为大于等于130-80mmHg。
-
成人正常血压值是多少病情分析:血压的正常值为:收缩压小于140mmHg大于90mmHg,舒张压小于90mmHg大于60mmHg,正常血压中收缩压小于120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为理想血压;收缩压小于130mmHg,舒张压小于85mmHg为正常血压;收缩压在130~139之间或舒张压在85~89之间为正常高值。意见建议:高血压病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如果出现高血压,最好做相关检查,及时对症治疗。
-
标准血压值范围是多少正常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正常收缩压的标准范围是90~139mmHg,舒张压的正常标准范围是60~89mmHg,如果血压不在正常范围之内,并且出现了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一般所检测的血压是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测量血压是临床体格检查的一个重要项目。收缩压的正常标准范围是90~13
-
女生正常血压值是多少范围女生正常血压的范围是高压(收缩压)在90-139mmHg之间,低压(舒张压)在60-89mmHg之间。这一范围与男生相似,但女生在某些生理阶段或特定情况下,血压可能会有所波动。首先,血压受到年龄的影响。青春期期间,随着身体发育和激素水平的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