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如何诊断
病情描述: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如何诊断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是属于一型糖尿病的一种,但发作于成年患者,起病缓慢,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不需胰岛素治疗的阶段,患者血浆基础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可用于诊断。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检查,呈阳性。
意见建议:
为你推荐
-
如何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是自身抗体的检测,我们可以通过检测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肝肾微粒体抗体等,这些自身抗体来帮助,我们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第二,就是免疫球蛋白的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人,常常表现为IgG的升高。第三,就是肝功能检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人,他可以表现为ALT、AST的升高,甚至胆红素的升高。第四,就是肝穿病理检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人,他的病理检查是有一定的特征改变的,我们可以根据病理,再结合自身抗体,跟临床的表现来综合进行诊断。
01:13 -
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大类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生性硬化性胆管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这样的一些疾病,在临床上非常的少见,但是它有明确的,一些诊断的标志物。所以对于有这样的一些,疾病表现的孩子,应该及早的到专科医生那里,去做相应的,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筛查,通过一些抽血化验的。这种特异性标志物的检查,通过一些包括B超、核磁共振在内的影像学的检查,能够及时的发现,它是哪种自身免疫性肝病,从而给他对因的治疗。
01:09 -
成人迟发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如何识别?患者发病年龄较大,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重数正常或消瘦,发病缓慢,最终成为依赖胰岛素的迟发型或缓慢进展型1型糖尿病,这部分患者体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命名为LADA,诊断标准如下:(1)发病年龄20-50岁。(2)临床症状明显。(3)体重下降明显BMI<25。(4)血糖>16..5mmo1/L。(5)空腹C肽C<0.4nmoI/L,糖负荷后<0.8nmol/L,曲线低平。(6)GAD抗体阳性。(7)HLA-DAB1链第57位点为门冬氨酸纯合子基因。其中(1}一(4)为诊断基本条件,再加上(5}一(7)中的任意一条即可诊断。语音时长 1:33”
-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实验室检查:一、转氨酶活性常显著上升,ALT高于正常值十倍以上,ALT高于AST,血清胆红素水平中度升高,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典型表现为,突出的高丙种球蛋白血症。二、免疫血清学检查,多种抗自身抗体阳性为本病的特征。1、抗核抗体ANA,80%的患者体内有此抗体,它是阳性;2、平滑肌抗体约70%病例阳性;3、可溶性肝抗原抗体阳性;4、抗肝肾微粒体抗体阳性,是二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主要特征;5、线粒体抗体阳性,约30%的病例阳性。三、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血清学分型,自身抗体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殊标志,根据自身抗体可将自身免疫性肝炎分为三型。以上均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标准,如果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及免疫复合物的这些检查,即可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病。语音时长 1:57”
-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如何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它主要是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基因缺陷引起,迄今已发现有六种亚型。按其发现的先后分别为不同的基因突变所导致的,常常急性起病,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减退,甚至衰竭,临床上表现为糖尿病酮症,甚至酸中毒。但病程中,β细胞功能可以好转,以至于一段时间,无需继续胰岛素治疗。
-
自身免疫性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是由于免疫功能混乱产生抗体,自身红细胞抗体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相结合或激活补体是红细胞过早破坏而导致溶血性贫血,临床上根据发病原因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原因不明,占60%左右,继发性伴发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基于免疫有关的疾病,如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某些细菌、病毒感染等约占40%左右。
-
自身免疫性胃炎诊断自身免疫性胃炎可以通过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的检查,一般来说诊断是不困难的,自身免疫性胃炎,是以富含壁细胞的胃体黏膜萎缩为主,壁细胞损伤后,能作为自身抗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而产生相应的壁细胞抗体以及内因子抗体,会破坏壁细胞,使胃酸分泌减少,甚至是缺失,还可能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从而会引
-
自身免疫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是由自身免疫机制所形成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的产生是由于胃体腺b细胞除了分泌盐酸外,还能够分泌一种粘蛋白,称之为内因子。它能与食物中的维生素b12,又称外因子,结合而形成复合物,使之不容易被酶消化,到达回肠后维生素b12得以吸收。当体内出现针对b细胞和内因子的自身抗体时,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