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脚趾骨折后什么时候能走路
病情描述:
脚趾骨折后什么时候能走路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脚趾骨折之后,一般来讲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才可以在拐杖的辅助下逐渐的站立行走,如果丢弃拐杖行走,一般需要在三个月的时间。骨折之后需要完善检查,明确损伤的具体程度,不管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进行石膏固定六到八周的时间。
意见建议:
为你推荐
-
小脚趾骨折症状小脚趾受到外力损伤后,出现局部的红肿、疼痛,甚至畸形,行走困难,行走时疼痛加重,这都可能是小脚趾骨折的表现,要及时到医院拍片检查,了解有无小脚趾骨折。如若有小脚趾骨折,应采取妥善的外固定。有移位的骨折,造成骨折局部的移位较多,小指的内翻、外翻,这时应考虑行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免影响以后穿袜、穿鞋,影响足部的行走。
01:17 -
小孩什么时候会走路通常小孩在1岁时会走路,但每个小孩运动发育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可能早晚不同。不要让小孩过早学走路,如果过早学走路,小孩的骨骼还没有发育成熟,容易造成小孩下肢弯曲。小孩的发育通常是有阶段性的,如1个月会抬头、3个月会翻身、6个月会坐、8个月会爬、10个月可以扶着床栏杆慢慢站立、1岁会走,但部分小孩到1岁时需要家长用双手或单手扶着走,多数小孩在1岁3个月,即15个月时可以安稳独走。宝宝学会走路最晚不会超过1岁半,若到1岁半时不会走路需注意给小孩进行训练。另外,也要注意小孩是否存在缺钙问题,必要时带小孩到医院进行检查,观察运动功能是否存在发育迟缓的问题。
01:26 -
脚趾骨折后多久能走路对于病人出现了脚趾骨折的情况,一般骨折一个半月以后才可以逐渐的拄拐下地负重的活动。如果说骨折端没有明显的移位,这种情况可以行支具或者是石膏托外固定四周,四周撤除外固定以后行脚趾的屈伸活动,一般屈伸活动一周以后才可以逐渐的拄拐下地负重活动。而对于有明显移位的骨折病人或者是开放性的骨折病人,需要行手术内固定的治疗,而内固定需要六周才可以拔除,并且拔除内固定以后才可以逐渐的拄拐下地负重活动。所以说脚趾骨折以后,一般一个半月才可以拄拐逐渐的下地负重活动,并且骨折端骨痂生长需要4到6周的时间才可以,所以说一般脚趾骨折以后一个半月就可以逐渐的下地轻负重的活动,并且逐渐地增加负重量和负重时间就可以。语音时长 1:38”
-
脚趾骨折什么时候消肿对于病人出现了脚趾骨折的情况,一般消肿的时间,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因为趾骨骨折以后,骨折端出血停止需要24小时,而周围软组织损伤肿胀在72小时达最高峰,也就是待72小时,脚趾部位的肿胀疼痛最严重,然后才会开始逐渐的肿胀消退和瘀血的吸收。一般两周左右脚趾骨折部位的瘀血、肿胀就会逐渐的消退,疼痛也会逐渐的缓解,所以说在脚趾骨折两周以内,一定要避免脚趾部位的活动和足部的负重活动,以免导致骨折部位受到牵拉,引起疼痛、肿胀的加重,并且卧床休息时要垫高患肢,促进静脉的回流,以及促进瘀血肿胀的消退。语音时长 1:23”
-
脚趾骨折什么时候消肿脚趾骨折,一般来讲1到2个星期的时间肿胀消退就会比较明显了,如果要完全消除肿胀的话,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骨折之后还要积极的完善检查,明确损伤的具体程度,不管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进行石膏固定6到8周的时间,可以静滴甘露醇注射液脱水消肿治疗,不能推拿、按摩。
-
脚趾骨折什么时候好脚趾骨折之后需要积极的完善检查,明确损伤的具体程度,如果具有手术指征,需要积极的进行手术治疗,不管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积极的进行石膏固定6到8周的时间,一般来讲2个月的时间就会恢复的比较好了,如果痊愈的话至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
-
脚趾骨折什么时候下地脚趾骨折后的下地时间取决于骨折的严重程度、治疗方式以及个体的恢复状况。一般轻度骨折经固定后4-6周可初步愈合,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负重活动,8-10周后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中度至重度骨折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通常3-4个月甚至更久才
-
脚趾骨折什么时候好脚趾骨折是临床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脚趾骨折以后会导致脚部的疼痛,无法正常的下地负重行走,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所以对于脚趾骨折以后,一般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法,对于稳定性骨折一般常用的是石膏外固定,而不稳定性骨折常用的是手术治疗方法。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对于脚趾骨折愈合的时间一般是在三个月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