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早产儿视网膜怎么检查
病情描述:
早产儿视网膜怎么检查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临床上针对体重小于1500克,或伴有吸氧史的早产儿,需要及时进行新生儿眼底筛查。由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最终可以导致视力降低甚至致盲的疾病。眼底筛查通常是先使用散瞳药,再予以麻醉开睑,从而用眼底镜观察眼底有无病变。
意见建议:
建议患者家属可以在患儿出生时,予进一步完善眼科会诊及眼底筛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从而控制病情发展。
为你推荐
-
早产儿视网膜几周长好实际上早产儿很多可能会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果要是视网膜没有病变的小朋友,他本身视网膜就是好的,所以就不存在这个几周能长好的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要是小朋友,早产儿已经发生了视网膜病变,这种情况下很多很难通过自然生长来把它长好。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进行眼底镜的一个检查,来评估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对一些比较严重的视网膜病变,我们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或者激光手术治疗,来进行一个干预,而不是通过他自然能够长好。
01:04 -
早产儿出院标准早产儿的出院标准:第一,就是他的出生体重,体重一般我们要达到两公斤以上,胎龄大概要超过34周。第二个就是他的一般情况比较稳定,他的体温比较稳定。第二,他在温箱以外,他的体温没有一个明显的波动。第三,就是他吃奶的量也比较好,每天体重的增长量也比较稳定,没有明显呕奶。第四,比较重要的就是他没有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比方他不需要吸氧,也没有严重的感染,我们的实验室检查也基本上都正常了。像这种情况下,早产儿就可以出院。当然如果要是早产儿没有达到出院标准,家长尽量还是不要提前让早产宝宝出院,这样的话有可能会给他带来生命的一个危险。
01:09 -
早产儿视网膜1.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指孕妇在36周以下、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便进一步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失明。孕期更短或者是更低出生体重者发生率可达80%左右。大多数有温箱内过度吸氧史。2.症状主要是视力下降,由正常到失明,亦可因闭光性青光眼或者是广泛虹膜前粘连致角膜浑浊,眼球较正常者小、内陷。3.眼底的检查:一期约发生在矫正胎龄34周,在眼底视网膜周围有血管区和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辅助检查应该做眼底检查或者是多普勒超声波检查,对玻璃体进行全面检查。4.活动期分血管改变阶段、视网膜病变阶段、早期增生阶段、中度增生阶段、极度增生阶段,纤网膜形成阶段由轻至重度分为一到五度。语音时长 1:26”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指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也叫做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它的发生是多方面的,与早产以及婴儿的视网膜血管儿发育不成熟有关系,同时用氧是抢救的重要措施,又是致病的危险因素。而且婴儿出生孕周和体重越小,发生率越高,我们的卫生部颁布了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积极推动了我国早产儿救治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治工作。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目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任务仍然十分严峻,一般来说,我们要根据患者的情况,主要是观察在患儿妊娠32周以下出生体重不足1500克,曾经有吸入高浓度吸氧史的早产儿或发育迟缓的的体重儿,我们要进行仔细的检查,并且筛查。语音时长 01:16”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严重吗病情分析:早产儿因为长期吸氧或高浓度吸氧,会促进视网膜的血管增生,从而导致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分5级,1~2级的病变有可能保守治疗愈合,3级以上的病变需要及时的手术治疗,否则会影响宝宝的视力,严重者导致失明。意见建议:早产儿出生后如果经过了长时间或高浓度吸氧的,一定要给予视网膜疾病的筛查,因为视网膜疾病在外观上是看不出来的,所以一定要给予眼底筛查,一般建议在出生后4周给予眼底筛查,如果发现有视网膜疾病,需要手术治疗的尽早手术治疗,以免造成严重的影响。
-
什么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病情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是由于胎儿发育不完善时即出现早产,并且在早产后吸氧,导致视网膜周边部没有完成血管化,出现缺血缺氧,诱导视网膜形成新生血管,引起眼内的出血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意见建议: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要严密观察,如果病情稳定可以暂时不处理,如果病情进展就需要及时进行眼底激光或手术治疗。
-
怎样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视网膜病变,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应注意:1、做好孕前产前检查,预防早产。2、合理用氧,早产儿心肺发育不成熟,出生后要合理用氧,对防止视网膜病变发生有积极作用。3、加强护理,早产儿出生后体质较弱,需要认真调护,加强喂养,增强体质,也会减少视网膜病变的发生。4、及早筛查,在早产儿出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办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一般通过密切观察、应用药物、激光光凝等方式治疗,具体详情如下:1、密切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发育性血管增生障碍性疾病,其主要是由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而导致。患者可能会出现瞳孔区白色反光和视力下降等症状,对眼部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如果病情比较轻,一般通过密切观察即可,部分患者可以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