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中医怎么治疗心律失常
病情描述:
中医怎么治疗心律失常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心律失常在中医属于心悸的范畴,可以使用方药治疗,中医治疗心律失常可以使用方药,方药包括:1、由丹参15g,元胡10g,红花10g,鸡血藤15g,党参15g,寸冬15g,五味子10g,云苓12g,甘草6g组成;2、由桂枝6g,人参6g,党参6g,熟地10g,寸冬15g,云苓12g,五味子10g,甘草6g组成等。
意见建议:
为你推荐
-
心律失常初期怎么治疗心律失常的初期,怎样的治疗的方式,还是取决于心律失常的类型,如果只是一些简单的早搏,又没有频发,这样子的话我们只是建议患者,用调整病人的生活方式、情绪,等等方式就足以。有的时候的话需要给病人、患者,一定的药物治疗,来改善病人的心律失常的,一些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如果病人药物治疗不好,我建议患者,还是到心内科门诊就诊,来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所以说最主要的心律失常的药,初期的药物治疗,主要的问题是给予一个,全面的心律失常的病情的评估。根据病人的病情的轻与重,来决定到底给予什么样的,合适的治疗方式。
01:16 -
怎么治疗窦性心律失常关于窦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其实我们所有的正常的,心脏的节律都是窦性的节律,因为我们人体的正常的心跳,都是从窦房结,这么一个特殊的心肌细胞,发出来的,所以我们人体的正常节律,都是窦性节律。谓的窦性心律失常无外乎几种,第一个就是窦性心动过缓,第二个是窦性心动过速,第三个指的是窦性心律不齐,先说第一个窦性心动过缓,如果你的心率在五十次以上,这样子的话我们认为,窦性心动过缓,可以不需要正常的治疗,日常的治疗。如果是窦性心动过速,往往都提示你有可能,会激发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说发热,你的运动强度过大或者贫血,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窦性心动过速,如果排除下列的因素的话,还有心慌的症状,我们可以用一些药物,来控制你的心律,所以窦性心律不齐,我们认为不需要药物治疗。
01:32 -
怎么治疗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一般是指心脏的跳动并无规律。而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有很多,像心脏瓣膜病,冠心病,暴发性心肌炎,心肌病等等。而如何治疗心律失常,首先一定要明确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可以前往医院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CT,冠脉造影来明确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在治疗上,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另外,如果患者的心律失常的类型是房早或者室早,可以服用一些营养心肌的药物。如果是心房颤动,可以稳定心室率,可以给予美托洛尔等药物进行治疗。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语音时长 01:12”
-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是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1、非药物治疗:包括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捏鼻用力呼气和屏气等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也可以使用电复律、电除颤、心脏起搏器植入和消融术等电学治疗方法治疗,也可以做外科手术,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的方法可用于终止多发性阵上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在药物治疗前或者同时采用。2、也可以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药物治疗心律失常有很多年的历史,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数学者都同意根据药物对于心脏的不同的作用、原理将抗心衰的药物分为以下几类,主要是一类、2b类、二类和三类等。心律失常主要是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如果非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话也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进行手术,进行对原发病症的治疗来达到控制心律失常的目的。有心律失常的患者平时注意做好体检工作,观察病情变化。语音时长 01:32”
-
中医心律失常怎么治病情分析:中医治疗心律失常可以根据情况辨证后选择参松养心胶囊、宁心宝胶囊、稳心颗粒等药物,可以根据基础疾病辨证选择活血化瘀的药物,比如丹红注射液、谷红注射液、丹参多酚酸盐等等。另外还可以根据体质口服中药方剂治疗。意见建议:心率失常的患者需要注意休息,不要劳累,避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戒烟戒酒,不要喝浓茶、咖啡和刺激兴奋性的饮料,保持情绪平和。
-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病情分析: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药物治疗,一种是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主要包括胺碘酮,普罗帕酮,美托洛尔等。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可以选择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意见建议:有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到心血管内科进行诊治,这些患者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情绪激动,不能吸烟,也不能饮酒。
-
心律失常应该怎么治疗治疗心律失常可以采取药物治疗,也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常见的心律失常有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颤,房扑,房速,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等。对于偶发的房早,室早,一般不需要治疗。对频发的房早室早,或者有明显症状的早搏是需要治疗的。可以选用药物治疗,如美托洛尔,胺碘酮,普罗帕酮等。对于房颤
-
心律失常中医诊治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是有很多的,例如若患者表现为心悸不宁、心中烦热、失眠梦多、头晕耳鸣、面赤咽干、腰酸盗汗、小便短黄、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等,症属心阴亏虚、心失所养、治宜滋养降火、养心安神。我们可以选用生地、元参、天冬、麦冬、当归、丹参、人参、茯苓、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远志等按照医生所吩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