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37度8发烧该怎么处理
病情描述:
37度8发烧该怎么处理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人体的正常温度在36℃到37℃,体温37.8℃,属于轻度发烧,这种情况可以注意多喝水、多休息。另外可以口服小柴胡颗粒,或者应用温水擦浴的办法进行物理降温。另外要注意测量体温,如果体温继续上升,超过38.5℃,可以应用布洛芬等药物进行退烧。持续发烧还应当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发烧的原因,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意见建议:
为你推荐
-
女性体温37度正常吗女性体温在37℃是属于正常的体温。如果女性在排卵期的时候体温可能还会要升高,一般也不会超过正常值,而且这种体温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大约2-3天。女性体温有点偏高,连续通过三天的监测仍然有升高,就要考虑是由于疾病所引起的,就需要去医院就诊,进行相关的检查,明确发烧的原因。如果是体温偏高是在三天以内,可能是由于排卵期体温偏高所引起的,是属于生理性的,不需要处理。
01:16 -
宝宝半夜发烧怎么处理宝宝发烧根据轻重程度不同,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临床上一般将发烧分为四个等级。体温37.3℃~38℃为低热;体温38.1℃~39℃为中度发热;体温39.1℃~41℃为高热;体温41℃以上为超高热。一般在家里能处理的大多,是宝宝中低度发烧,即体温在37.3℃~39℃区间的发热。宝宝如果是37.3℃~38℃的低热发烧,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洗温水澡或者用温水毛巾擦拭颈部、肘窝、腋窝、腹股沟等处,可以服用小葵花小儿柴桂退热颗粒,防治低烧变高烧,中药退烧,安全性比较高。周岁以内亦有明确用法用量。宝宝发烧,如果达到38.1℃~39℃,应通过中西药联合进行治疗发烧,西药像布洛芬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中药像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成分含有柴胡、桂枝、蝉蜕可以起到解热、抗菌、抗病毒、防惊厥的作用,避免高烧反复;中药退烧,安全性比较高。周岁以内亦有明确用法用量。如果宝宝体温达到39℃以上,或有明显的不舒服的表现,建议应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做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药知识,可以咨询医师或者药师,在其指导下,合理用药。
01:58 -
37度8算发烧么一般来说我们腋温的话,体温在37度以上的就属于发烧,因此37度8是属于低烧的范围。一旦出现发烧我们最主要的就是要查找发烧的原因,我们常见的发烧,有两大原因引起:第一大类,就是感染性发热。第二大类,就是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的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还有寄生虫等等。非感染性发热,我们常见的原因,可能有血液风湿病,还有免疫系统疾病以及肿瘤等等。一旦出现发烧,我们要通过这几大方面去做检查,然后发现病因,病因明确,就及早的进行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威胁到患者的健康。语音时长 1:02”
-
37度8算发烧吗37度8算发烧。正常人的腋下体温一般为36℃到37℃之间。如果腋下温度超过37.1℃,即为发烧。发烧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和功能性因素。感染性因素通常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感染。非感染性因素包括肿瘤,内分泌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疾病等。功能性因素包括妇女月经前低热,以及妊娠期低热等。当发烧37度8时,通常为低烧,我们千万不能大意,建议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语音时长 01:20”
-
37度8算发烧吗体温37度8是属于低烧。正常人的体温不要超过37度,如果在37度到38度属于低烧。38度到39度属于中度发烧,39度以上属于高烧,40度属于超高烧。发烧的原因很多,常见于流行性感冒,扁桃体发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等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根据临床症状和血细胞的分析来明确诊断,正确治疗。
-
夏天37度8算发烧吗病情分析:夏天体温37.8摄氏度,属于发烧。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6摄氏度到37摄氏度之间。24小时之内,人体的体温有可能随环境或者自身因素发生一些波动,但一般不超过1摄氏度。体温37.8摄氏度就属于发烧,有可能是感冒等原因引起的。意见建议:出现体温发烧要注意休息,注意多喝水。其他症状,那么可以应用一些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体温如果继续升高,可以应用一些退烧药退烧。
-
37度6发烧该怎么处理,一文解析在和闺蜜打电话时得知,她今天感觉到身体不舒服,测量体温后发现体温为37.6度,而且还伴随着轻微的头痛和喉咙不适,这些症状让她担心自己是不是发烧了。面对闺蜜的情况,我倍感担心,于是我立即询问了我的医生朋友,我问医生37.6℃发烧怎么处理?医生详细的询问了我闺蜜的情况,然后回答了我的问题。医生告诉我,当
-
发烧37度怎么处理发烧临床上指发热。并不存在发热37℃怎么处理的说法,因为37℃不属于发热。一旦出现发热可以通过加强饮食护理、加强起居护理、适度活动、冷敷、口服药物等方法改善,同时也需要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治疗。1、加强饮食护理:发热属于比较常见的病症,其形成原因考虑与感染因素,比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