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中心静脉置管透析中常见的问题,包括导管感染和导管的功能不良。
导管感染包括导管皮肤抽口感染以及导管相关性感染,是透析患者在住院的常见原因,也是导管患者拔管以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诊断依靠症状以及细菌学检查为依据。
关于导管感染,不论是否保留导管,均需要立即应用抗生素。导管感染多为葡萄球菌感染,首选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对于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感染,首选万古霉素。如果应用抗生素超过72小时,感染仍未控制或者是停药两周内,复发者应该拔管。
导管功能不良,主要是管腔内血栓以及周围纤维蛋白鞘的形成。管腔内血栓是导管功能不良的最常见的原因,尿激酶溶栓是首选方法。周围纤维蛋白鞘形成是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多见于留置时间超过三个月者,可用尿激酶灌注。纤维鞘剥离术或者是更换导管,在拔管时纤维鞘可能随导管拔出,不要边拔管边压迫,导管完全拔出后再压迫止血。如果更换新的导管时,应使得导管尖端超出原有的纤维蛋白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