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国际分类法可因发病部位分成三个区,一区以视乳头为中心画一圆形,圆的半径约两倍于视乳头到黄斑中心的距离,二区为一区以外的环形区,以视乳头为中心画圆形,半径为视乳头至锯齿缘的距离,三区在二区之外的其余眼底部分,直达颞侧锯齿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分区
00:00
1:03
医生主讲实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
早产儿视网膜几周长好实际上早产儿很多可能会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果要是视网膜没有病变的小朋友,他本身视网膜就是好的,所以就不存在这个几周能长好的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要是小朋友,早产儿已经发生了视网膜病变,这种情况下很多很难通过自然生长来把它长好。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进行眼底镜的一个检查,来评估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对一些比较严重的视网膜病变,我们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或者激光手术治疗,来进行一个干预,而不是通过他自然能够长好。
01:04 -
适合早产儿喝的奶粉早产儿宝宝,我们一般建议尽量用母乳来喂养,然后再加一些母乳强化剂或者母乳添加剂,用母乳喂养这是最提倡的。当然有些妈妈她可能母乳量不够,这个时候就需要奶粉来喂养。绝大部分的早产儿,我们还是建议,在出院的早期这个阶段,还是用早产儿奶粉来进行喂养,然后他在追赶生长过程当中,逐渐的达到了,同胎龄的小朋友的出生体重,或者是已经追赶上来之后,我们可以给他改成普通的新生儿或者是婴幼儿的配方奶,来进行治疗。另外有一些早产儿,可能会出现一些,严重的一些问题,比方说对普通奶粉的蛋白不耐受,或者是有些是乳糖不耐受。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选择添加乳糖酶,或者是选择一些没有乳糖的奶粉,来进行喂养。或者是对哪种蛋白不耐受,蛋白过敏的这种小朋友,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水解蛋白奶粉,或者是氨基酸奶粉,来进行喂养。
01:27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分区及分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区分为三区:一区,以视盘为中心,以实盘至黄斑的两倍长度为半径,约60度圆周内。二区,以视盘为中心至鼻侧锯齿缘为半径的圆周内。三区,其余颞侧部分。病程分期可以分为五期:一期,有和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二期,分界线处嵴样隆起。三期,嵴处纤维血管膜增生伸向玻璃体。四期,纤维血管膜牵拉部分视网膜脱离,以累及黄斑与否,分别称为4a期以及4b期。五期,全视网膜脱离,呈不同程度的漏斗状。患者如果出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要根据分期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语音时长 01:10”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按照严重程度一共是分为五期:一期、大约在矫正胎龄34周,在眼底视网膜颞侧周边有血管区和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二期、是平均发生在35周,眼底分界线隆起、沉积样的改变。三期、均发生在36周中,眼底分界线的肌样病变上出现视网膜血管扩张增殖,伴有纤维组织的增殖。四期、是由于纤维血管增殖发生牵拉性视网膜剥离,刚开始出现在周边,然后逐渐向后脊部出现发展。五期、是视网膜完全剥离。语音时长 1:05”
-
什么是早产儿的视网膜病变病情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指因为未发生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并且出现进一步牵拉,引起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往往是因为发育异常而导致的,会严重影响到视力。意见建议:进行有效的营养支持,同时定期产检,避免出现先天性疾病。对早产儿严格限制用氧,避免出现生命危险,同时应该预防青光眼的发生。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严重吗病情分析:早产儿因为长期吸氧或高浓度吸氧,会促进视网膜的血管增生,从而导致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分5级,1~2级的病变有可能保守治疗愈合,3级以上的病变需要及时的手术治疗,否则会影响宝宝的视力,严重者导致失明。意见建议:早产儿出生后如果经过了长时间或高浓度吸氧的,一定要给予视网膜疾病的筛查,因为视网膜疾病在外观上是看不出来的,所以一定要给予眼底筛查,一般建议在出生后4周给予眼底筛查,如果发现有视网膜疾病,需要手术治疗的尽早手术治疗,以免造成严重的影响。
-
怎样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视网膜病变,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应注意:1、做好孕前产前检查,预防早产。2、合理用氧,早产儿心肺发育不成熟,出生后要合理用氧,对防止视网膜病变发生有积极作用。3、加强护理,早产儿出生后体质较弱,需要认真调护,加强喂养,增强体质,也会减少视网膜病变的发生。4、及早筛查,在早产儿出
-
什么是早产儿的视网膜病变在怀孕三十七周以下出生的孩子,体重要比正常出生的孩子轻,孩子长时间的缺氧,导致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瘤增生,拉扯视网膜导致脱落和失明发生。建议可以先做诊断然后进行对症的治疗,平时一定要注意眼部的卫生,及时的清理眼睛周围的分泌物,需要充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