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和机动秩序的异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除器质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可合并各种各样的心律失常外,其他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胸心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均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并导致各种临床症状需要治疗。
根据统计数据表明,在全世界发达国家中约有720万心脏病患者有心率失常的症状,美国患病人群约占30%,每年原发性房颤住院者为21.5万人,继发性房颤已超过140万人次。
我国心律失常患者约占0.9%,患者人数超过一千多万,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在快速提升,心律失常发病率也相应增高,约占心血管疾病的20%左右。
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具有一定的特点,总体上是南低而北高,而且有年轻化和不断增长的趋势。冠心病介入治疗和心脏搭桥手术的年龄向前推进了五至十岁,非药物疗法中出现起搏消融手术的术式发展对心律失常的治疗虽然具有一定作用,但药物疗法仍然是防治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