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患者在日常护理方面要注意以下这些问题的,首先由于疾病不能根治,所以一定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要使其正确的认识疾病,适时的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要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良好乐观的稳定情绪,以提高抗病能力。另外要注意卫生,平时患者要注意勤漱口,保持口腔卫生,还要定期更换牙刷,预防口腔感染,也要注意皮肤卫生,另外还要注意保暖,要预防各种感染,也要注意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但是生活一定要有规律,要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避免熬夜,要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和锻炼方式,此外也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要监测血压以及体温等的情况,当然主要还是要坚持正规有效的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诊的。
妙手医生精选
大动脉炎临床护理
00:00
01:39
医生主讲实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
什么是大动脉炎大动脉炎属于风湿免疫病,它是风湿免疫病中系统性血管炎的种类。大动脉炎,主要累及主动脉和主动脉的,主要分支的慢性的进行性血管炎。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是有人可以出现发热、乏力,有人可以出现各种血管的受累,出现血压的异常,出现头晕、头疼,可以出现主动脉的一些受累表现,可以出现胸痛。还可以出现四肢受累的表现,出现四肢,叫间歇性跛行的表现,有人会走路的时候,突然就走不动了;有人会出现颈动脉受累表现,可以出现颈动脉的狭窄,出现脖子疼、头晕等等。
01:11 -
大动脉炎发病年龄大动脉炎常见的发病年龄,是30岁之前的人,我们以前有俗称叫做东方美女病,所以是30岁之前女性,大动脉炎发病率是比较高的。但是男性同样也可以发病,也不是局限于30岁、40岁、50岁,也可以出现大动脉炎。目前最新的美国的ACR的一个分类标准,把大动脉炎的一个发病年龄,提高到60岁之前,所以说是60岁之前的患者,都可能会出现大动脉炎的一个发病、那60岁之后的患者,我们发病的话,更多的考虑叫巨细胞动脉炎,但是一些比如说是40岁、50岁出现的血管狭窄,同样有可能是个大动脉炎的发生,所以发病年龄还是比较广的。
01:07 -
大动脉炎术后护理大动脉炎患者在术后护理方面尤为重要,要注意上肢平放,避免头部肩颈部上肢剧烈活动,避免关节过度屈曲压迫和扭曲移植血管。注意观察患者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以及尺动脉,桡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观察患者术后的神智及肢体活动情况,判断有无脑缺血脑梗塞的情况。注意低盐低脂低糖低热量饮食,摄入充足的钾,钙,多吃绿色蔬菜和深色水果,豆类食物,少吃高胆固醇饮食,要避免浓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语音时长 1:32”
-
大动脉炎护理诊断大动脉炎的诊断标准如下。一:发病年龄小于等于四十岁。二:肢体间歇性跛行。三:一侧或双侧汞动脉搏动减弱。四:双上肢收缩压差大于10毫米汞柱。五:一侧或双侧锁骨下动脉或辅助动脉区,闻及血管杂音。六:动脉造影异常。符合上述六条中三条者,即可诊断为大动脉炎。但要排除先天性主动脉狭窄、白塞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大动脉炎的护理方面包括要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寒,急性期注意休息,缓解期适当地进行活动,且注意科学饮食营养均衡。语音时长 1:33”
-
大动脉炎吃药多久大动脉炎是不能根治的疾病,因此有可能需要终身服药,当然也不必太过焦虑,一定要听从专业医师的指导建议,随着病情逐渐稳定之后,是可以逐渐减量的,也就是可以用最小有效剂量的药物维持剂量进行治疗,通常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
大动脉炎是否遗传大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免疫性疾病。大动脉炎的病变位于:主动脉弓及其分支最为多见;其次为降主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主动脉的二级分支,如肺动脉、冠状动脉也可受累。大动脉炎是一种以中膜损害为主的非特异性全动脉炎。动脉全层呈弥漫性不规则增厚和纤维化,增厚的内膜向腔内增生引起动脉的狭窄和阻塞。目前具体的病因还并不是太清楚,与遗传关系不是很大。
-
大动脉炎的术后护理大动脉的术后护理如下:应使用较低的斜躺位置或仰卧位24小时。穿刺侧肢体应限制运动,以避免刺穿血管出血。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的意识变化,以确定是否存在脑缺血或脑水肿。伤口护理在血管内治疗后,应按压穿刺血管止血和压力包扎。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和脓性分泌物,有无渗出,并定期更换敷料。疼痛护理对于剧烈疼痛的患者
-
大动脉炎超声表现由于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实时的对病变动脉进行显示,安全无创便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因此超声在大动脉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动脉炎表现的超声表现有下面这些情况,可以发现病变动脉外径局限性增宽或变化不明显,管壁外膜、内膜中层均弥漫性增厚,回声减低不均匀。也可表现为内径狭窄不明显,局部偏心性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