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脾经位置,拇指桡侧指端到指根,操作方法,像先推为补,称补脾经公用,健脾胃,补气血。
2,内八卦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内劳工为圆心,内劳工到中指根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为半径所作圆周上的八个点。从小鱼际起按顺时针排列依次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操作方法:用拇指端酝称玉内八卦,按乾、坎、艮、震依次推运一周称顺运内八卦,反之称力运内八卦。功用:
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
3,心经位置,中指末节罗纹面,操作方法:离心推为泻称清心经。功用:清热解火。养心安神。
4,肝经位置,食指末节罗纹面,操作方法:离心推为泻称清肝经。功用:平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
5,天门穴位置,两眉之间向上至前发际成一直线。操作方法:用两拇指交替由下向上直推,称开天门。功用:疏分散表,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6,囟门位置,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骨陷中,操作方法:用掌心摩称摩囟门。功用:镇静安神通鼻窍。
